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aqkz.net!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葱烧海参这道菜,确实让年轻的厨师们和参赛大师傅们拉开不小差距。
  虽说年轻厨师们也都知道该怎么去做。
  他们也都是经常在后厨看到大师傅们做。
  但真正自己做,经验上的不足还是非常明显。
  高汤的煮制,后续葱烧汁的调味,甚至是葱烧汁的打芡。
  这些都是需要长时间经验的积累。
  冯正明当初跟师父学这一道菜,就学了很长的时间。
  那时候燕喜楼生意已经不行,颜老师傅也是有所感觉,所以抓紧时间教授小徒弟以偶写重要的东西。
  冯正明从煮汤到调味,包括应该如何去炸葱段,他都跟着师父非常详尽学习。
  因为有了那一段沉下心,没有其他东西影响下的学习。
  也才能够成就冯正明如今的这份手艺。
  冯正明那种学习待遇,是年轻的厨师们不具备的。
  哪怕孙海、夏蕙和朱旭,他们也未曾有过冯正明当年学习的环境。
  或者应该说,他们没有冯正明当初的时间去学。
  他们从进后厨开始,几乎都是在跟着各种忙碌。
  他们的手艺都是在边干边学中成长起来。
  这让他们基础很扎实,他们在后厨做菜的经验比其他厨师要充足。
  可也是这种边干边学的状态,使得他们没时间去研究像是葱烧海参这样的菜。
  不过比赛结束,年轻的厨师们聚在一起。
  他们个个心态倒是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或许对他们而言,能进入百强鲁菜名厨之列已经算是成功。
  毕竟争夺十佳名厨的都是各家酒楼的大师傅们。
  所以他们输给大师傅们也没有什么丢人。
  他们聚在一起聊的是哪位大师傅的葱烧汁做的好?
  “我觉得可能是李师叔的做得好。”
  “对对,我也觉得,李师叔是小师叔的大师兄,他的那个葱烧汁我看了,味道真是很棒。”
  “你看了就知道味道啊?我觉得是我师父做得好,我师父这些年一直都是帮小师叔培养新人,所以师父他手艺很扎实。”孙海为自己的师父杨斌站台。
  见孙海为自己师父站台了,夏明烨赶紧说:“那我还觉得我爸做的最好呢。”
  场面顿时变得有那么点剑拔弩张,大家都有各自支持的大师傅。
  朱旭倒也觉得自己师父的葱烧海参应该也做的很好。
  “我师父的葱烧汁,过去在聚宾园也是挺出名的,师父他这几年在外地又学习了很多,可能在调味上又有新东西。”
  朱旭的话倒也没有谁反驳,因为大家也都清楚,程国胜的手艺确实很好。
  在大家讨论哪位大师傅葱烧海参得分最高的时候。
  夏蕙突然嘀咕:“可惜,这次师叔他没参加,师叔的葱烧海参真的好吃,我真的最喜欢师叔做的葱烧汁。”
  这个倒是没有人反驳,尝过冯正明葱烧汁的人都会喜欢。
  冯正明调味上的独到见解,那种浓而不腻的味道,确实让他的葱烧汁独树一帜。
  不敢说冯正明的葱烧汁一定是最好,但味道上确实是让很多人都喜欢。
  顾志成笑着说:“冯师叔获得的认可已经足够多,不用跟我们一起参加比赛证明自己。”
  这话得到年轻厨师们的认同。
  实际上从年龄上来说,冯正明比一些青年厨师还要年轻。
  也是从冯正明身上,顾志成他们这些青年厨师才算是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分。
  天分这东西,确实不是单纯靠努力能够追赶上的。
  更重要的是,别人有天分还更加努力。
  这就是注定了大多数人都很难追赶上冯正明。
  年轻的厨师们也因此对冯正明服气。
  只要是接触过冯正明,并且一心想要成为好厨师的年轻的厨师们。
  他们一定会对冯正明服气。
  这种服气是发自内心的。
  所以年轻的厨师们,觉得冯正明确实没有必要再参加比赛证明自己。
  他已经有了足够强的实力,有自己的那些分店,可以让他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成为国内餐饮业的真正大亨。
  夏蕙开口说:“师叔他参加比赛,应该就没我们什么事了,师叔的手艺跟我们不在一个层次上了。”
  这话也获得在场年轻的厨师们认同。
  “是啊,小师叔的手艺太利害。”
  “冯师叔厉害的地方是他的创造性,他的创意总是能很好的做出来。”
  “而且还好吃,冯师叔的菜味道上真是无可挑剔啊。”
  “其实如果不是冯师叔的话,恐怕鲁菜还真没法走出齐鲁传播更广。”
  冯正明对鲁菜传播的贡献,也成为了他被很多人信服的地方。
  即便是老师傅们,在鲁菜的传播和宣传上,也确实是做的不如冯正明好。
  懂得做菜的厨师不少,老师傅们的手艺也是个个厉害。
  但懂得做菜,手艺好的同时,还懂得要如何运作和宣传鲁菜的人。
  如今也只有冯正明一个人能做的好。
  尤其是他在沪城一口子开的四家店。
  是一种相当有针对性的开店。
  背后有冯正明对自己手艺的绝对自信。
  同时也有他能轻松拿捏不同地区人口味上的实力。
  也因此,冯正明在沪城推出的沪城餐馆推荐指南,是真的一下子就收获了很多人的认可。
  如果非要说他现在还有什么不足的话。
  那恐怕就是,冯正明方式太贴近大众化,忽略了一些人对高端的需求。
  不过对此冯正明自己是一点不着急。
  他始终坚持要让大众吃得起自己的店。
  也因为他的这种坚持,和某些一心做高端餐饮的大师傅们不冲突。
  让他在沪城开店没有遭受到任何排挤,甚至还受到沪城本地厨师们的欢迎。
  毕竟冯正明没有跟他们争抢高端餐饮,也没有争抢酒楼那些。
  他们接纳冯正明在沪城开店,反倒彰显出沪城海纳百川包容性。
  也可以让沪城被不少人视为是一个美食城市。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大众喜欢的往往才会真正的更好流传开。
  当冯正明的四家店和他自己,还有他手底下厨师的知名度都上去了。
  他如果想要在沪城开一家自己的高端餐厅,那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更何况,冯正明依靠他其他的店赚到了足够的钱。
  他之后开高端餐厅也就无需其他人投资。
  一家完全可以由他自己主导的高端餐厅,注定了会比那些需要拉拢投资人开的高端餐厅要更加自主。
  能自己主导自己餐厅的一切,不需要借助别人的投资。
  冯正明将会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菜。
  这一点可能是现在程国胜会非常羡慕的。
  第二道菜比赛结束,冯正明还是没有去见年轻的厨师们。
  他和妻子陪着科夫曼夫妇一起,在进行一番厨艺上的交流。
  科夫曼在看了第二道的葱烧海参后,就很好奇冯正明做的葱烧海参。
  他没有赶上冯正明在店里做,所以他一直没有机会品尝到。
  冯正明就用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家庭方式,专门给科夫曼夫妇做了一次他的葱烧海参。
  他是提前一天把鸡汤和葱段准备好,让妻子罗晴按照自己说的方法去泡发海参。
  用鸡汤加入炸过的葱段和葱油混合,泡发了算是一天的海参。
  如此算是很好让海参入味了。
  比赛结束,他和科夫曼一起来到罗晴在曲阜这边临时租的一套房子家里。
  冯正明便开始给科夫曼夫妇做自己的葱烧海参家庭版。
  步骤冯正明没有向科夫曼隐瞒,已经提前告诉他。
  科夫曼看冯正明在厨房里忙碌,有些好奇问:“你这样做的,和你店里的味道会是一样吗?”
  冯正明笑了:“有一点区别,如果你想要吃我店里的,恐怕只能等比赛结束,我们一起回泉城,或者是回沪城,我可以在店里做给你尝尝。”
  科夫曼微笑:“好的,有时间的话,我们一起去尝尝。”
  虽然用的是家庭灶,冯正明依旧很好的拿捏住。
  冯正明没有用传统的水淀粉勾芡,他用的是提前炒的黄油面捞。
  科夫曼看了一些惊讶:“你竟然用西餐浓汤的方法去做?”
  冯正明微笑:“这其实我们中餐也有,粤菜里就有不少菜,是用这种黄油面捞的方式去勾芡的,我这算是中西结合。”
  科夫曼点头:“这种方式确实增添了不少风味,果然你的做法和其他厨师不一样。”
  冯正明:“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共通,我始终认为只要做的好吃,不必拘泥于用的方式是中餐的还是西餐的。”
  科夫曼赞同:“对,中餐和西餐都要把菜做的好吃。”
  把一切料都准备妥当,冯正明这才开始进行正式的葱烧海参。
  他首先过冲放油,加入葱段和姜片煸炒出香味来。
  一直到葱段已经呈现出褐色了。
  他才把葱姜捞出去后,再把葱烧汁下锅去炒制。
  之后是先要把炸过并且蒸制过的葱段下锅烧。
  要把葱的味道烧出来后,再下提前入味的海参。
  在锅中慢慢烧制,让海参进一步吃入大葱的香味。
  此时再进行一个勾芡,需要分次去进行勾芡,保证收浓的汁能挂在海参表面,但又不会非常的浓稠。
  最后还要淋入提前准备的葱椒油,一来是给海参表面提亮,二来是最后一次增添椒和大葱香味。
  到了此时,整个厨房,甚至连临时租借房子里都弥漫着葱香味。
  科夫曼夫人忍不住走到厨房外张望:“好香啊。”
  科夫曼也附和:“对,很香,这香味很能勾起人的食欲。
  冯正明用盘子把葱烧海参盛出来,每个盘子里放上两根葱段搭配上一根海参。
  最后用勺子淋上一些葱烧汁,冯正明为了解腻和配色上好看,还搭配了一颗提前汆熟的小白菜。
  看到冯正明的这个摆盘,科夫曼夫人已经忍不住赞叹起来。
  “太美了,冯你的这个菜做的真漂亮。”
  科夫曼夫人还转身对罗晴说,“冯也应该参加比赛,他可以获得第一名。”
  罗晴笑着点头:“对,他如果参加,确实能获得第一名,所以他不能参加比赛,因为他参加了对别人不公平。”
  科夫曼立刻接话:“没错,他参加对其他比赛厨师不公平了。”
  接着冯正明和科夫曼分别端着两盘走出厨房。
  然后冯正明和罗晴两口子,和科夫曼夫妇一起品尝他这道家庭版葱烧海参。
  还没有开始吃,光是看着就让科夫曼夫人有点无从下手。
  “太漂亮了,我不好意思吃了。”
  冯正明笑了:“没关系,尽管尝尝,我没有切开,这样倒是用刀叉更方便吃的。”
  科夫曼夫妇终于是下刀,把海参切成小段。
  冯正明提醒:“可以搭配上一点葱段一起吃。”
  科夫曼夫妇按照提醒,又切了一点大葱,混合着海参一起送入口中。
  在唇齿间咀嚼时,海参保留着那份q弹。
  葱完全没有丝毫辛辣,吃透了葱烧汁的葱也相当美味。
  和海参搭配起来一起吃,浓郁葱香味、葱烧汁的味道,搭配上海参软糯不是弹性的口感,真是一种很意想不到的美味。
  科夫曼夫妇有点迫不及待把这盘葱烧海参吃完。
  最后剩下的汁,科夫曼夫妇还有点舍不得。
  冯正明便给他们添加一点点米饭,还淋了一点点葱烧汁。
  就这样,夫妇俩拌着米饭几乎把盘底汤汁都给刮了个干净。
  吃完了这盘,科夫曼夫人感叹:“冯的手艺还是这么好。”
  科夫曼这次也点头:“你这个调味很特别,把味道平衡的很好,最让我意外的是,你竟然让海参也很好的入味了。”
  作为海外名厨,科夫曼自然很清楚海参入味的难度。
  尤其是上好的海参,要让内部入味真不容易。
  到冯正明的做法很好解决了入味的问题。
  海参内外都有味道,不让味道只是局限在表面的葱烧汁上。
  这就很自然让海参吃起来更加美味。
  冯正明笑着回答科夫曼:“这是葱烧海参的关键,就是要对海参提前入味,我其实用了一个取巧的办法,那就是泡发的时候给海参入味。
  省去了重新入味炖煮海参的过程,而且我也没有加很多的料。
  如果按照比赛上的做法,我只用鸡汤的做法,味道上其实还是欠缺一些。”
  科夫曼夫人:“但是这已经很美味了。”
  科夫曼:“对,已经很美味,冯你调味上的手艺真的很棒。”(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限定室友(1v2)

擎苍月

战少,你媳妇又爬墙了

繁初

社死得到的男朋友

清茶与

医妾

北枝寒

影子

麦阿秋

贼老天你该死

不再恋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