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aqkz.net!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315章太白出窍,仙缘若梦
  话表山道之旁,有一草庐,李太白与其妻宗氏隐居于此。虽说是隐居,但时常有老友,瞻仰才华者来访,生活十分自在。
  李太白还常常依着道书,老友所言,开炉炼丹,有意修得成仙。
  然李太白心中有些不甘,其意在于为官从政,治理一方,辅佐天子以开太平,但官场不如意,教他无可奈何。
  李太白坐在床边,望着窗外月色,心中酸楚,人生在世,若不能如意,岂非白来这人世。
  “檀郎,何故在此静坐,满面愁容。”
  宗氏轻靠在李太白身边,如此问道。
  李太白摇头说道:“但我自觉满身才华,却无用武之地,教人可惜,不知如何是好。”
  宗氏犹豫许久,说道:“檀郎,官场非等闲能比较,并非有才华即可。”
  李太白说道:“我自知为官非有才华即可,更须知那人情世故,我知,我懂,我明,但不可那般去做,若是那般做,我可还是李太白?”
  宗氏闻听,遂不再多言。
  李太白愁容满面,借酒消愁,许久醉倒在床,宗氏为其盖好被子。
  李太白醉酒不知不觉,隐约间他似感眉心间有动,隐有一物,欲突破而出,他不曾有拦,顺着眉心间所感,便突破而出。
  但有法眼者,即是见得李太白真灵自眉心间而出,飘然而出。
  李太白恍惚片刻,便是醒来,惊骇的望向四方,不曾想他竟如仙人般,行此飞举之术。
  但他细细探究,发觉他非是飞举,而是行驶在风中。
  李太白飘于天地之间,深感天地之广,他心中惊讶,暗道:“我这是成仙不成,不然怎地与风同行?”
  他探究许久,方知他非是成仙,而乃阴神出窍也,他常闻‘能出阴神,可四方清逸,闻风兴起’。
  他此定是阴神,但不知他为何能阴神出窍,莫非他修行有成?
  有闻许久老友有言,修行有成的标志,便是修出阴神,再修出阳神,那时可位列仙班。
  然他未有何等所为,怎就修出阴神了?
  李太白心有不解,但他朝山下张望,忽有所感,他该往那处而去。
  李太白不曾犹豫,飘然而下,朝那山林之间而去。
  不消多时,他即是行至那山林之间,但见那山林之间,有六人一兽正在其中,其中之人,有不少教他眼熟,皆是昔日在庙中所见之人。
  然今时以这般姿态所见,他看出了真人一众不同凡响之处,他人暂且不说,但那真人头上有祥云瑞气环绕,有此异象者,必为仙真!
  李太白心中惊讶,那日所遇之人,竟是仙真。
  他尚是思索之间,忽闻耳边有声响传来。
  “何人在那处窥探!速速下来,莫教老孙用那金箍棒将你打来。”
  李太白大惊失色,只闻得声响如雷鸣,教他心神荡漾,他不敢有违,急往下而去,行至真人一众身前。
  但见真人一众正在山林间一高石旁,真人高坐石上,左良与吕岩侍奉左右,石下孙悟空与猪八戒,青牛各持武器,威严不已。
  李太白拜礼说道:“李太白,拜见诸位神仙。”
  真人坐于石上,笑着问道:“李太白可还记得我等?”
  李太白说道:“自是记得,但昔日于众位在庙中相遇,不识众位乃神仙,乃太白之过,众位恕罪。”
  真人笑道:“不知者无罪,但今日途径此地,欲要与你相见,故使你元神出窍,来与我一见。”
  李太白闻听,恍然大悟,他道为何有今日这般玄幻之举,未曾想乃是神仙所请,他笑道:“我道我乃是阴神出窍,不曾想乃是元神出窍,却是我孤陋寡闻。”
  真人说道:“阴神出窍,阳神出窍,元神出窍,无外异名之称,无须在意。”
  李太白拜礼说道:“受教。但不知神仙召我而来相见,乃为何事?”
  真人笑道:“乃欲见你,昔日与你相见,你有些道骨灵气,故有心许你修行。”
  李太白闻听,惊道:“神仙可许我修行?”
  真人点头说道:“自可许你修行。”
  李太白说道:“可须我奉献何等,方才许我修行?”
  真人笑道:“无须你何等。”
  李太白说道:“拜师尚须肉干作礼,修行无须何物?”
  真人笑道:“闻道者前行,渡你如渡己,何须物品?”
  李太白再拜,深感真人心胸宽广,他遂是说道:“神仙恩德,太白没齿难忘,太白愿随神仙修行。”
  姜缘闻听,点头说道:“既如此,你便随我修行,但自今日起,你离得人世,不可再入其中,脱离红尘,一心修行。”
  李太白惊道:“若是修行,却须离得人世?那人世中的亲朋好友,当是如何是好?”
  姜缘笑道:“尘缘了断,自是再无关系,修行之人,最忌尘缘。”
  李太白心下惊骇,说道:“但我人世还有妻子,此当如何是好?”
  姜缘笑而不语。
  孙悟空在旁说道:“人世不知几人为修行而弃妻儿。”
  说着,他指定猪八戒,说道:“如这厮那般,其因修行之事,便曾弃得妻。”
  猪八戒嚷嚷道:“哥啊,莫要揭人伤疤。”
  李太白沉吟许久,说道:“果真必要如此,方可修行?”
  姜缘说道:“此乃必行之路,但你修行,他日必可为神仙。”
  李太白不知如何作答,犹豫不决,站在原地不曾言说。
  真人等众见着李太白这般模样,不曾着急,便在原地等候。
  不觉夜色将尽,鸡鸣狗吠,李太白忽觉身中有拉扯之感传来。
  姜缘笑道:“你的时间不多,你乃受我所召,元神不可离体太久,天明之前,你必要归去。”
  李太白忽是跪伏在地,说道:“诸位神仙,但我李白不可做那无情无义之人,望请神仙恕罪!”
  姜缘点头说道:“既如此,修行之缘法,你肯舍弃?”
  李太白咬牙道:“不愿舍弃,但我不愿做那无情无义之人。”
  姜缘笑道:“罢,罢,罢。既见你心,便随你愿,但你可在你妻老去后,再随我修行,前提在于,自此之后,你不可再有为官之心,你可愿得?”
  李太白闻听不再为官,沉默许久,拜礼说道:“神仙,我愿。”
  姜缘笑道:“既如此,你且归去,待是你妻终老,再来修行。”
  说罢。
  真人拂袖一挥,自有清风而来,裹挟着李太白往回而去。
  李太白大惊失色,问道:“神仙,若我要寻你修行时,该如何所为?”
  真人轻声说道:“但你决心修行,不再更改时,将月亮取下,你便能见到我。”
  李太白十分不解,他是凡夫,如何能摘得日月,他还想再问些话,但清风极快,霎时将他卷走。
  姜缘望着李太白离去,说道:“太白金星已得相渡之机,不消我等再多留,但可离去。”
  孙悟空说道:“大师兄,万一太白金星领会不到相渡之机,当是如何?”
  猪八戒扯过孙悟空,说道:“哥啊,怎个这般愚笨,老爷向来只许相渡之机,若领会不到,乃其命数,怎能要求许多?若果真领会不得,便命中注定该他再受苦许多,他人助不得。”
  孙悟空朝真人一拜,说道:“大师兄,是老孙着相,这呆子所言有理。”
  真人笑道:“你知得便足矣,且随我前行。”
  孙悟空抓耳挠腮,问道:“大师兄,接下来该往何处去得?”
  真人说道:“且往前而行,莫问去处。”
  孙悟空欣然领命。
  一众在此处收整些许,便是上路,绕过李太白所在草庐,往前而去。
  ……
  天晓,草庐之中。
  李太白猛然自床榻间而起,惊容满面。
  身旁宗氏教其惊醒,问道:“檀郎,可是身子不适?”
  李太白起身,朝四下张望,说道:“夫人,我得仙缘矣。”
  宗氏不解其意,问道:“檀郎可是未曾酒醒?昨夜檀郎在家中醉酒,一夜沉睡,如何有仙缘。”
  李太白说道:“夫人有所不知,昨日我得仙人指引,元神出窍,相遇仙人,故而得仙缘!此乃天大的缘法!”
  说着,李太白激动澎湃,难以言语。
  宗氏说道:“有何元神出窍之说,定是大梦一场罢,未有仙缘,檀郎且莫多想。”
  李太白摇头说道:“若其为梦,俄顷即忘之矣。故此非梦也,定是仙缘。”
  宗氏说道:“世上怎有仙缘,此定然为梦,今时不曾忘,盖因梦深,但过上一二日,此梦定然忘记。”
  李太白固执己见,说道:“此定非梦,此定非梦!”
  宗氏说道:“何以所得?”
  李太白说道:“盖此极为真切,乃仙缘,而非为梦。”
  宗氏说道:“既如此,檀郎可能与我讲说此梦中之事,此如何教你觉得,此梦为真?”
  李太白说道:“与你但说无妨,此梦却是为真,乃我元神出窍,夜里随风而行,在一山中见得神仙,那神仙有一,尚有五者随行,一白鹿为脚力……”
  李太白遂将梦中之事,悉数与宗氏分说。
  宗氏闻听李太白因他在人世,故不愿随神仙而去,纵然知得其为梦,但仍是感动不已,他能有此夫君,此生无憾。
  他说道:“檀郎有此心,教我感念,但此果真为梦。”
  李太白问道:“夫人何以见得?”
  宗氏答道:“若其非是为梦,为何那梦中神仙会出言刁难于你?”
  李太白说道:“那神仙十分亲切,如何有刁难之言?”
  宗氏说道:“檀郎,那梦中神仙教你,将要修行之时,摘得太阴,可那太阴高悬三十三重天中,我等俱是凡夫,如何摘得太阴?”
  李太白说道:“但神仙必然有其深意,此乃必然,或许来日我便能明得神仙之意,只是如今时候未到。”
  宗氏眼见劝不得李太白,也就听之任之,不曾与之多说些甚,反正李太白觉得此为真神仙,而非大梦,也坏不得甚事。
  李太白见宗氏不信,未曾多言,只道不再为官,陪宗氏游历各方。
  宗氏闻听,喜道:“檀郎果真愿放下为官之心?”
  李太白笑道:“自当愿得,自当愿得。”
  宗氏说道:“檀郎早该如此,檀郎虽是有才,但性子高傲,不愿同流合污,难以为官,愿以放下,此大善也。但凭檀郎才华,名留青史乃必然,说不得我亦可沾着檀郎才华,同是留个姓,只道李宗氏即可。”
  李太白叹道:“但仙缘难求,如若不然,我为夫人求一仙缘,你我可皆位列仙班。”
  宗氏笑笑不语,仍是不信。
  ……
  数日之后,李太白在草庐之中会友,谈及此事,他毫不避讳,将此间之事,悉数与诸多友人倾述。
  诸多友人之中,有的羡慕,有的不信,有的深感缘法,有的嗤之以鼻,各不相同。
  但李太白得仙缘之事,却是传出草庐,飘出扬州,传遍天下,但知李白名者,皆知李白得了仙缘。
  长安城,皇宫里。
  李隆基得知李白得仙缘之事,急令人彻查此事真假。
  不消多时,即有宫人回禀,言说此事为李太白亲自所说,梦中得仙缘,随时可修行为仙。
  李隆基说道:“羡煞我也,羡煞我也!怎个我不得仙缘,不得长生?但我若得长生仙缘,这大好江山,岂非可永为坐镇,那时,我大唐万年也。”
  有宫人在旁说道:“陛下,何不将那李太白唤来,将其仙缘取走?”
  李隆基骂道:“仙缘怎能取走?糊涂!”
  宫人说道:“纵然不能取走,但可使陛下与那李太白共享,李太白成仙之时,陛下亦能成仙,人间有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李隆基闻听,沉吟少许,说道:“此言有理。但我非为真成仙,能长生不死便是足矣,并非需要得仙缘,但不知如何唤得那李太白归来?”
  宫人答道:“陛下,那李太白极喜当官,乃是个官迷,陛下许一官位,他即唤来,轻而易举,故此仙缘乃天赐陛下。”
  李隆基闻听,即使人前往李太白隐居之地传旨,使其来长安城做官。
  (本章完)
相关阅读More+

道长别打了,大道都快磨灭了

易火旺

宠王

六角雪

机械末日

兰帝魅晨

传说模拟器

止汶

有龙

蜜汁鸭片

强兵

冰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