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朱缙振:请皇帝赴死
第181章 朱缙振:请皇帝赴死
朱缙振乃是绝世天人。
朱厚照那不加掩饰的想法,在他眼中自然也暴露无遗。
他转头望去,冷冷说道:“皇帝不是好奇,孤为什么仅凭陕西一地却能养活百万大军吗?孤现在可以告诉你答案。”
“因为这大明都快烂到根了。”
“各司各部,文官势力庞大已极,矿税、盐税、关税、田赋、徭役,没有文官集团的手伸不到的地方。倒卖器械,贪赃枉法,喝兵血,吃空饷,巧立名目,谎报军饷等等。无有他们不敢做的事情。”
“朝廷专营的盐铁茶,军队的军马钱粮,都成了他们谋利的工具。”
“仅陕西张、陈、唐三家,孤抄出了约莫价值四千三百万两黄金的赃物。”
“覆灭十六处一等世家,四处伯、侯府,三座督府,抄出了约莫八千六百万两的价值。其中与其大明各方势力勾结的武林门派,江湖帮派,养寇自重的悍匪山寨,更抄出了将近七千万两白银。”
朱缙振的话,每说一句,朱厚照的脸色就难看几分。
大明岁入才不过千万两白银,陕西全境被朱缙振查抄出超过五亿两白银的赃物,更是让朱厚照触目惊心,杀意横生。
朱厚照目光如刀的望向低垂着头的李东阳等内阁阁老,“将近六亿两白银,他们怎么敢的?”
那可是将近大明五十年的岁入啊!
他刚接手大明到前几年,陕西官员年年哭穷,这也要钱,那也要钱。
可结果呢?
在朱厚照认知里穷困潦倒的陕西,竟然能查抄出超过五亿两白银?
真是天大的讽刺。
“当年,内阁连同六部,御史台,接连参奏。”朱缙振目光冰冷的望向内阁,冷哼问道:“皇帝可知为何?”
“不知。”朱厚照摇头,这件事直到如今他仍旧不明白。
连朱无视也是一脸茫然。
“因为孤发现,孤击退蒙元后,陕西境内的官员,无论任命,无论所犯何罪,即便已经革职了。却只需稍加贿赂,不仅能无罪释放,还能很快官复原职。”
“甚至有人明目张胆的告诉孤,就算他十恶不赦之罪再罪加一等又如何?他在朝廷有人,就算是秋后问斩,他也能安然无恙。”
“真是厉害啊!”
“连大明法度都视若无物。”
最后一句时,朱缙振看向杨延和等人的目光已如同看死人一样。
朱厚照更是气得浑身发抖,咬着牙道:“那群乱臣贼子,竟敢如此轻贱法度,视大明律法如无物,全部该杀。”
连朱无视都变了脸色。
五亿两白银,对朝廷来说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
更别说朱缙振提到的内容。
那不是在结党营私,贪赃枉法,那是在刨大明的根。
李东阳和杨延和终于承受不住朱缙振的压力,扑通跪倒在地:“陛下,肃王明察。此事老夫等并不知情啊!”
“若是牵连到你们,早在四年前你们就已经死了。”
朱缙振不屑的冷笑一声,他当年肃清陕西的时候,就已将牵连的官员势力连根拔起,确实没有杨延和跟李东阳两任内阁首辅的影子。
不过……
“你们比起他们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连皇帝都敢鱼目混珠,加以操纵,胆大妄为至此,还有什么是你们不敢做的?”朱缙振说着,斜睨了一眼朱无视:“蠢货,你可知道,一旦开此先河,意味着什么?”
“今日,你可以与他们同流合污,一起鱼目混珠,偷天换日,以此窃国。”
“焉知他日就不会有后来者效仿之,以此窃取大明的江山?”
已有之事,后必再有。
如同历史上的二凤开启的玄武门继承法。
导致后来整个大唐几乎都在效仿。
朱缙振今日若不来,就算他纵容朱无视窃国成功,已经开了偷天换日先河,而得到莫大好处的内阁,及各方势力会就此罢手?
不会,他们只会更加疯狂的索取。
直至将大明彻底推入无尽的深渊之中。
朱无视闻言,冷汗瞬间就冒了出来,他沉浸在唾手可得的皇帝位的千秋美梦之中,以为凭借这个方法登上皇位,届时就算是和朱缙振麾下势力拼一拼也不是没有机会。
却未料及险些酿成无可挽回大错。
接着,朱缙振不管他们的想法,突然对朱无视问出了一句极扎心的话:“而且,孤若是没记错的话,你好像没有子嗣吧?”
“以你的脑袋想想,你现在的年纪,陆地神仙突破无望,就算得了皇位,将来也是旁落的下场。退一万步来说,就算让你将来诞下子嗣,你又该是多少碾碎,主少国疑,你开了先河偷天换日的先河,你猜猜尝到甜头的将来内阁百官,会不会再上演一出狸猫换太子?”
“届时,一个顶着朱姓的伪帝,窃取了大明江山,坐在皇帝位置上耀武扬威,你有何颜面下去见大明的列祖列宗?”
“我……”
朱无视张了张嘴,想要反驳,话到嘴边却不知如何辩驳。
朱缙振的训斥只是一种猜测。
但若是顺着朱缙振所说的发展,猜测早晚会变成现实。
这才是朱无视最难受的。
“他们确实该死,抄家灭族,千刀万剐不足以平息朕的愤怒。”朱厚照的话还带着怒意,却又满是疑惑:“可这和朕有何关系?”
朱厚照还是没忘记朱缙振先前提到的,皇帝会死这个事。
朱缙振微微一笑,指着朱无视和他身后的内阁诸位阁老:“皇帝如此聪明,猜到了他们会弄巧成拙,怎就想不到呢?”
“他们废帝,扶持伪帝走上台前,欲偷天换日,鱼目混珠,孤不就有了名正言顺的起兵靖难的机会。”
“就算如此……”朱厚照还是不解。
“别急,听我继续说。”朱缙振笑了笑,声音却冷得令人心悸胆寒:“伪帝案,最多是将内阁清洗一遍,牵连之人以谋逆论处而已,尚达不到震慑后世的目的。”
“可若是皇帝崩殂,死于阴谋。”
“孤奉天靖难,便可高举屠刀,杀个人头滚滚。并借机立下新的祖训,凡皇帝死于意外,无论缘由是非,朝中内阁一律陪葬,此旨万世千秋不得改易,妄议者诛灭九族。”
“此为我大明江山,朱家天下千秋万世计。”
“所以……”
“请皇帝上路!”
(本章完)
朱缙振乃是绝世天人。
朱厚照那不加掩饰的想法,在他眼中自然也暴露无遗。
他转头望去,冷冷说道:“皇帝不是好奇,孤为什么仅凭陕西一地却能养活百万大军吗?孤现在可以告诉你答案。”
“因为这大明都快烂到根了。”
“各司各部,文官势力庞大已极,矿税、盐税、关税、田赋、徭役,没有文官集团的手伸不到的地方。倒卖器械,贪赃枉法,喝兵血,吃空饷,巧立名目,谎报军饷等等。无有他们不敢做的事情。”
“朝廷专营的盐铁茶,军队的军马钱粮,都成了他们谋利的工具。”
“仅陕西张、陈、唐三家,孤抄出了约莫价值四千三百万两黄金的赃物。”
“覆灭十六处一等世家,四处伯、侯府,三座督府,抄出了约莫八千六百万两的价值。其中与其大明各方势力勾结的武林门派,江湖帮派,养寇自重的悍匪山寨,更抄出了将近七千万两白银。”
朱缙振的话,每说一句,朱厚照的脸色就难看几分。
大明岁入才不过千万两白银,陕西全境被朱缙振查抄出超过五亿两白银的赃物,更是让朱厚照触目惊心,杀意横生。
朱厚照目光如刀的望向低垂着头的李东阳等内阁阁老,“将近六亿两白银,他们怎么敢的?”
那可是将近大明五十年的岁入啊!
他刚接手大明到前几年,陕西官员年年哭穷,这也要钱,那也要钱。
可结果呢?
在朱厚照认知里穷困潦倒的陕西,竟然能查抄出超过五亿两白银?
真是天大的讽刺。
“当年,内阁连同六部,御史台,接连参奏。”朱缙振目光冰冷的望向内阁,冷哼问道:“皇帝可知为何?”
“不知。”朱厚照摇头,这件事直到如今他仍旧不明白。
连朱无视也是一脸茫然。
“因为孤发现,孤击退蒙元后,陕西境内的官员,无论任命,无论所犯何罪,即便已经革职了。却只需稍加贿赂,不仅能无罪释放,还能很快官复原职。”
“甚至有人明目张胆的告诉孤,就算他十恶不赦之罪再罪加一等又如何?他在朝廷有人,就算是秋后问斩,他也能安然无恙。”
“真是厉害啊!”
“连大明法度都视若无物。”
最后一句时,朱缙振看向杨延和等人的目光已如同看死人一样。
朱厚照更是气得浑身发抖,咬着牙道:“那群乱臣贼子,竟敢如此轻贱法度,视大明律法如无物,全部该杀。”
连朱无视都变了脸色。
五亿两白银,对朝廷来说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
更别说朱缙振提到的内容。
那不是在结党营私,贪赃枉法,那是在刨大明的根。
李东阳和杨延和终于承受不住朱缙振的压力,扑通跪倒在地:“陛下,肃王明察。此事老夫等并不知情啊!”
“若是牵连到你们,早在四年前你们就已经死了。”
朱缙振不屑的冷笑一声,他当年肃清陕西的时候,就已将牵连的官员势力连根拔起,确实没有杨延和跟李东阳两任内阁首辅的影子。
不过……
“你们比起他们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连皇帝都敢鱼目混珠,加以操纵,胆大妄为至此,还有什么是你们不敢做的?”朱缙振说着,斜睨了一眼朱无视:“蠢货,你可知道,一旦开此先河,意味着什么?”
“今日,你可以与他们同流合污,一起鱼目混珠,偷天换日,以此窃国。”
“焉知他日就不会有后来者效仿之,以此窃取大明的江山?”
已有之事,后必再有。
如同历史上的二凤开启的玄武门继承法。
导致后来整个大唐几乎都在效仿。
朱缙振今日若不来,就算他纵容朱无视窃国成功,已经开了偷天换日先河,而得到莫大好处的内阁,及各方势力会就此罢手?
不会,他们只会更加疯狂的索取。
直至将大明彻底推入无尽的深渊之中。
朱无视闻言,冷汗瞬间就冒了出来,他沉浸在唾手可得的皇帝位的千秋美梦之中,以为凭借这个方法登上皇位,届时就算是和朱缙振麾下势力拼一拼也不是没有机会。
却未料及险些酿成无可挽回大错。
接着,朱缙振不管他们的想法,突然对朱无视问出了一句极扎心的话:“而且,孤若是没记错的话,你好像没有子嗣吧?”
“以你的脑袋想想,你现在的年纪,陆地神仙突破无望,就算得了皇位,将来也是旁落的下场。退一万步来说,就算让你将来诞下子嗣,你又该是多少碾碎,主少国疑,你开了先河偷天换日的先河,你猜猜尝到甜头的将来内阁百官,会不会再上演一出狸猫换太子?”
“届时,一个顶着朱姓的伪帝,窃取了大明江山,坐在皇帝位置上耀武扬威,你有何颜面下去见大明的列祖列宗?”
“我……”
朱无视张了张嘴,想要反驳,话到嘴边却不知如何辩驳。
朱缙振的训斥只是一种猜测。
但若是顺着朱缙振所说的发展,猜测早晚会变成现实。
这才是朱无视最难受的。
“他们确实该死,抄家灭族,千刀万剐不足以平息朕的愤怒。”朱厚照的话还带着怒意,却又满是疑惑:“可这和朕有何关系?”
朱厚照还是没忘记朱缙振先前提到的,皇帝会死这个事。
朱缙振微微一笑,指着朱无视和他身后的内阁诸位阁老:“皇帝如此聪明,猜到了他们会弄巧成拙,怎就想不到呢?”
“他们废帝,扶持伪帝走上台前,欲偷天换日,鱼目混珠,孤不就有了名正言顺的起兵靖难的机会。”
“就算如此……”朱厚照还是不解。
“别急,听我继续说。”朱缙振笑了笑,声音却冷得令人心悸胆寒:“伪帝案,最多是将内阁清洗一遍,牵连之人以谋逆论处而已,尚达不到震慑后世的目的。”
“可若是皇帝崩殂,死于阴谋。”
“孤奉天靖难,便可高举屠刀,杀个人头滚滚。并借机立下新的祖训,凡皇帝死于意外,无论缘由是非,朝中内阁一律陪葬,此旨万世千秋不得改易,妄议者诛灭九族。”
“此为我大明江山,朱家天下千秋万世计。”
“所以……”
“请皇帝上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