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aqkz.net!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127章 金厦来了个年轻人
  金厦来了个年轻人,是个朱出身,洪沙做过囚,南洋打过仗,云滇读过书,君帅将一体。
  能文能武,长相十分英俊。
  不少人都说长得比弘光帝隆武帝鲁王,更有帝王之相,和神宗皇帝七分相似。
  如果说郑延平放弃夷州,回守金厦,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暗地里波诡云谲。
  永历太子一统南洋,带着军队粮食来援东南,那就是龙卷风摧毁金厦岛。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听到消息,第一反应和张煌言一样,郑延平找了个假太子树立威望。
  等永历朝廷的粤人和林英确认朱慈煊身份后。
  不是,你们还真航闽了?
  假心假意的逗逗你们永历朝廷的。
  皇帝真航闽了,也是个傀儡而已。
  结果永历太子用大势来压,郑延平倒像个傀儡了。
  更多人心中直呼冤枉国姓了。
  不是,海外之地还真能作为复国根本啊?
  国姓爷真不是退出中土,退出金厦,退往夷州。
  然后夷州再败,败李朝,最后败到法兰西。
  呃……英国荷兰和大明打过仗,葡萄牙现在和大明一样在复国,欧洲只有法兰西较为熟悉了。
  金厦百官们有点怀疑世界。
  神州之外的海岛蛮荒,还真能以退为进,休养生息?
  东虏起于沙漠穷荒,大明太子竟然学着彼辈,从南蛮夷荒创业开基,恢复大明。
  确定太子文治武功真堪比二祖,大明旧臣们直呼在世光武。
  四帝诸监国,他们煎熬苦等,总算等到了真正的中兴之主。
  郑家诸将不像文臣们那样欣喜若狂,不觉得南洋立足的永历太子仅仅是来援助他们的。
  不在西南抗清,孤身来到东南,绝对是来夺权的。
  浯洲岛上,鲁藩众人面面相觑,经历短暂的尴尬。
  他们这边还在撺掇拥立鲁王。
  隔壁真正能号召天下的正统明主就来了。
  年仅十八岁的永历太子,这一年来做的事情比过去十六年的帝王监国做的还多。
  有几人偷瞄鲁王,心中疑惑,那真是朱家子孙,感觉二祖复生也不过如此。
  藩臣糊涂,朱以海本人也懵逼。
  都姓朱,差别咋这么大?
  大明藩王都被当猪来养,吃喝玩乐样样精通,文韬武略样样不会。
  唐王隆武也就是个有大志的藩王而已。
  说到底,甲申以来的藩王们唯二的技能,靠高皇帝血统躺平做傀儡,然后逃跑。
  弘光隆武他们逃跑失败,鲁王自己成功死里逃生三次。
  然后最会逃跑的永历,竟然有一个这么会打仗的太子?
  朱以海经过短暂的烧脑,选择放弃思考。
  “二祖显灵啊,”朱以海视线扫过屋中的旧臣。
  “吾家真命之主已现,苍天降圣贤来为中华主,诸位请再莫作他想。”
  鲁藩群臣闻言,神情各异的俯首称命。
  听到世子郑经已经前去思明州见驾,郑延平特令解除鲁王软禁。
  鲁藩君臣收拾一番,便准备前去思明州。
  朱以海专门叫住张煌言:“玄著,莫要把与郑延平的隔阂摆给永历太子看。”
  张煌言微微一怔:“殿下放心,臣不会。”
  “东南抗清,还需金厦郑家,纵使皇上太子立足南洋,犹隔万里。”
  “若无郑家兵马,太子只能隔万里调兵,东南收复便遥遥无期。”
  郑延平和张煌言鸥水相依,谁也离不开谁。
  不谈闽粤易守难攻的地理形势,出于战事难易和政治考虑,东南明军想要收复的东南江浙。
  离不开郑延平的数万精锐,也离不开张煌言对浙省情形的熟悉和对义师的招抚。
  郑延平负责在闽粤征兵征粮,张煌言承担联络江浙缙绅,侦察清军虚实。
  是以郑张二人都互相捏着鼻子容忍对方。
  朱以海拍了拍张煌言的肩膀:“玄著,你不同于李定国那些贼寇,也不同于郑延平这些海盗。”
  “你是大明正经举人出身,永历太子急需要你,东南之事,你要多辅弼支持他。”
  张煌言聪明至极,愣神的瞬间明白鲁王话中之意。
  这是要他弃鲁投桂,保一条命,去拥立永历太子,以得定策之功。
  大明朝的政治斗争是很残酷,甚至可以说残忍的。
  依照惯例,拥立错君主,是以谋逆而论,就算对社稷有功,也是要下一任君主后才能沉冤得雪,平反追谥。
  大明文官们从南都,内斗到粤东,深层次原因就在此。
  于少保的例子在西湖摆着呢,一旦参与进拥立大事,文官们就没退路可言,只能与对手争到底。
  鲁王去监国号后和郑延平相安无事好几年。
  之所以被郑延平软禁起来,就是永历南狩时发来的敕令。
  张煌言彼时不同意鲁王监国,就是清楚刚愎自用的郑延平绝对不会奉旨让鲁王监国的。
  郑延平情愿背上弑杀亲王的罪名,也不信鲁王会宽宏大量饶恕他以前的罪行。
  张煌言一度怀疑永历敕令是想浙闽两军内衅萧墙。
  多次拥立鲁王的他本人,对永历太子来说,自然也是乱臣贼子。
  再说张煌言自己也不想相交十几年的鲁王,像景泰帝那般离奇驾崩。
  鲁王让他投奔永历太子,亦然是不顾自我性命,想要保全他。
  张煌言几番张嘴,都说不出话来。
  朱以海见状,叹气道:“本王这十年来,愤恨者众多。”
  “恨逆贼闯营逼死先帝,覆灭我大明,让东虏人趁机入关,恨江南文武不能守住半壁江山,恨鞑虏肆意残害我大明百姓。”
  “但本王最恨的还是我自己辜负了江南百姓,恨本王当初与唐藩争位,以使浙闽沦丧。”
  朱以海对张煌言郑重道:“国家倾覆之际,唐鲁之争,桂唐之争,不能再现。”
  “太子殿下实乃中兴之主,我等不能使其掣肘。”
  “张苍水,这是本王最后的旨意了。”
  张煌言抿嘴重重点头:“殿下良言,臣必遵之。”
  朱以海面带笑容,整理了下身上的蟒袍,大步向前:“走,去看看吾家的麒麟子。”
  张煌言等人见到太子的第一面,有些失望。
  是跟西军那些逆贼混在一起太久了?
  太子身上一股子匪气,没有朱家的雍容华贵。
  英俊倒是英俊,帝王相吗?
  听说其收复云滇,一统南洋,还是能瞧出些许。
  而朱慈煊接见完金厦的文武百官,忍不住又看向郑二十万。
  除了一个张煌言。
  金厦文武都能说声臭鱼烂虾了。
  和名将频出的永历大西朝廷相比,金厦竟然没有一个一流名臣。
  就连二流名臣都少的可怜,还都是郑家部将。
  好吧,有声望有战绩的名臣,也不会投靠郑延平这个海盗。
  不是赴难殉国,就是剃发投清了。
  金厦这里的文臣基本全是举人出身,正经进士在明清战争中都镇守一方,大臣们逃难也是投奔永历帝,轮不到郑延平捡便宜。
  对于永历太子的到来,自是群臣欢喜。
  张煌言带头下,一些人拜首请罪,言称之前没听延平王令,攻占夷州,是他们之过。
  扬眉吐气的郑延平大度的表示他们也是久在内地,不通海事,不知者不罪。
  披甲持刀,全副武装的郑家诸将则冷眼相对,静静看着金厦文官和国姓爷假模假样的君臣相得。
  朱慈煊仔细打量堂中群臣。
  隐隐分成四五股,但在他面前又成左右文武互相对峙。
  东南明军和永历朝廷一样错综复杂。
  但大致还是以郑家勋将为主的武装海商集团为主。
  然后就是杂七杂八,弘光朝廷、鲁王朝廷、隆武朝廷、永历朝廷,从浙闽粤投奔郑延平的文武。
  郑氏集团从不是郑延平一个人的。
  别的不说,隆武帝是郑延平叔父郑鸿逵独自拥立的,后来才拉郑芝龙入伙。
  郑延平慢慢吞并郑氏家族各个军阀,才将四分五裂的郑家汇聚成一团。
  是以他麾下除了郑鸿逵、郑彩这些旧部,大多是他父亲遗留的部将,如郑泰、洪旭、黄廷、施琅等人,只有寥寥数人才算是跟他练兵起家的。
  郑延平和郑家勋将的矛盾也很简单。
  盘子越来越大,成为东南抗清旗帜的郑延平已经隐隐有立国之势,想将自身势力正规化,中枢化。
  集权的君主想以文制武,和权势膨胀、盘根错节的勋臣们,天然的对立。
  李定国在云滇排斥秦蜀二军,亦然如此。
  只不过朱慈煊的国之二柱,一个在集权时敌人趁着混乱打了过来,一个面对强势的勋臣们不得以妥协让步。
  而面对以大势压来的永历太子,习惯自立的武装海商集团,顿时天然抱团抵抗。
  徐孚远等堂中群臣吹捧完太子,兴奋道:“如今殿下和国姓既以收复海澄,我们当以八闽为主了,从金厦各岛,调兵遣将,奔赴海门海澄,稳固收复之地。”
  许多文臣颔首认同,王忠孝出声道:“今伪清朝廷国主幼小,诸辅政揽权,中枢无所决议。”
  “因殿下智勇,东虏将士皆赴云贵,地方空虚,东南唯耿继茂一人,天佑皇明,此时正是我们收复八闽之时。”
  朱慈煊看了眼欲言又止的张煌言,后者正抬头望向他和郑延平,三人视线相互交错。
  都明白八闽不是好进攻的方向。
  鲁王一度收复八闽多地,纯是代清剃发易俗,天下反正的大势所趋。
  就闽地这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兵家必不争之地,脑子糊涂了才会想从这起家反攻中土。
  张煌言与太子对视一眼,顺着其目光,望向右侧的金厦勋将们。
  兵官洪旭当即出声反驳:“不可,太子虽带来些西洋人的大船和三千精锐,但我们眼下并无多少兵力。”
  “国姓爷在夷州损兵数千,又让杨朝栋留守了两千兵马。”
  “我们的军队未增反减,金厦海门澎湖乃至夷州都要驻守,最多也就兴两三万兵进攻八闽。”
  洪旭斜睨王忠孝:“王侍郎,你好歹也替先帝巡关八闽,怎不知闽地情形。”
  “纵使收复漳州,我们也是被困在这东南一角,清军从陆路南北进犯,我们要留多少兵在漳州,伪清闽粤总督和耿继茂再从海上进犯金厦,那我们是要漳州还是金厦。”
  “这三年来用兵,靡费十余万,清军又在沿海对我们坚壁清野,根本无从补充兵员。”
  王忠孝没理会洪旭言语中的讥讽,他手持尚方宝剑,替隆武帝巡关,就是被兵权全握的郑芝龙给堵回朝廷的。
  王忠孝淡然以对:“漳州不行,何妨以张苍水之策,收复粤东,以作粮食兵员补充。”
  被清军坚壁清野后,郑延平想要夷州做后勤根基,张煌言等人想要攻打粤东,至于郑家勋将们,想法更简单,打不赢就投呗。
  想不到王忠孝声东击西,洪旭顿时噎住。
  粤东确实是很多人想收复的,不说不少文武都是粤人,郑延平起家的南澳岛就紧挨粤东,东南明军的后勤粮库,一直以来都是潮州。
  站在洪旭身前的户官郑泰出声道:“三年大战,眼下金厦粮草不济,光是为了国姓攻占夷州,运去的粮船,就有五六艘淹没在海峡的石尤风中。”
  “太子虽运来一些稻米,也只是稍缓金厦一时之急而已。”
  郑泰向上拱手:“敢问太子殿下,下一批粮食要多久才能到?”
  刘玄初出列道:“只等金厦派船去往南洋,联络上南洋的朝臣,便可运粮北上。”
  郑泰想了想,立即道:“那是要等到明年了。”
  “虽然再过两月,海上便是北风,可以派船通信,但怕要等到明年的南风,才能从南洋运粮北上。”
  “若明年粮来,姑且熬上几月,等到夷州的番薯出土,这大半年金厦可以不缺填腹的粮食,但出数万大军是委实做不到的。”
  朱慈煊看了眼郑泰几人。
  六官之职,郑家勋将们手握军事经济大权,怪不得郑延平奈他们无何。
  王忠孝驳斥道:“何须大数万之军,殿下来此,自是以他为主。”
  “若收复粤东,金厦中枢移往南澳,尚可喜在云滇,以太子之号,粤东可望风而得。”
  “到时南可与南洋相通,西可与李定国他们会师。”
  一些粤人纷纷开口,粤东各府犹念皇上恩德,伪清迁移沿海,惹得天怒人怨,沿海各地可立时反正。
  就在这时,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人突然开口。
  郑延平长子郑经出声道:“太子殿下,父亲。”
  “父亲攻占夷州,将荷兰人围困住时,就要搬移家眷至夷州。”
  “如今,又往南澳粤东,恐怕金厦人心不稳。”
  (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限定室友(1v2)

擎苍月

战少,你媳妇又爬墙了

繁初

社死得到的男朋友

清茶与

医妾

北枝寒

影子

麦阿秋

贼老天你该死

不再恋爱(2)